游迎泽 读历史丨“越写越潦草”的苏东坡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石刻

2023-04-04 04:50:55 来源:迎泽发布 分享到:

古寺永祚,以其灿烂悠久的历史沿革和声名远播的珍贵遗存,书写出了古城并州的独特风流。古往今来,登塔俯瞰太原,观赏雍容华丽的牡丹,欣赏历代书法大家的碑帖,一直都是太原人的乐事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现今,永祚寺收藏和保存有价值的碑碣刻石共260余通,其中明代的石刻珍品、海内知名的《宝贤堂集古法帖》和清代的《古宝贤堂法帖》是双塔博物馆的镇馆之宝,集历代书法大家的墨迹宝瀚于一堂,上自史前仓颉,下迄清代的傅山、王铎。情致与物相,在这里一线相传,步步卓绝,可谓“书林珍宝”。

这些古碑古碣,现如今被分类归置在永祚寺“群贤宝翰”宝贤堂四个展厅内,分别通过拓片、间或影像、故事讲述等形式,让参观者全方位体验法帖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。其中,位于第四展厅的宋代大文豪、大书法家苏东坡的墨迹“赤壁怀古”刻石是永祚寺碑刻中的佼佼者。

苏东坡,四川眉山人,既是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,又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。它擅长行书、楷书,取法颜真卿、杨凝式,而能自创新意。他的作品中,草书较为罕见,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则是其草书的传世之作。

图丨念奴娇·赤壁怀古之一

图丨念奴娇·赤壁怀古之一

目前,苏东坡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石刻世存两处,一处在“东坡赤壁”,即今湖北省黄州,另一处即于太原市永祚寺内。依据寺内刻石末一通鄂弼所写的“跋文”可知,该石为乾隆二十七年仲夏(公元1762年),依据旧拓钩摹勒石而成,比于清同治七年(公元1868年)时镌刻的黄州赤壁所藏刻石早了百余年。

图丨念奴娇·赤壁怀古之二

寺内这套刻石共3块,是苏东坡草书墨迹的摹勒本。历代名家书法家评价“赤壁怀古”刻石时,认为它取法于张旭、怀素,笔势奇劲,如骤雨旋转风;飞动圆转,同词的豪放风格相得益彰。书后款识作“久不作草书,适乘醉走笔,觉酒气勃勃,似指端出也。东坡醉笔。”由此可见,这同张旭大醉呼喊狂走后落笔,以及怀素醉兴到运笔极为相似。

图丨念奴娇·赤壁怀古之三

漫步千年古刹,穿行巍峨双塔,永祚寺内那些林林总总的碑碣,成了凝固的历史,记录着历史的沧桑脚步,折射着文字嬗变的过程,用它们的艺术价值和艺术光彩,见证着并州古城丰厚的历史人文。

■ 审 核丨元艳芳

■校 对丨兰 杰 李晓翠

关键词: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每日城建网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浙ICP备2022016517号-15   联系邮箱:5 146 761 13 @qq.com